孟母教子三迁
“孟子能成为“亚圣”,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,多得力于他的母亲。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,她克勤克俭,含辛茹苦坚守志节,抚育儿子,从慎始、励志、敦品、勉学以至于约礼、成金,数十年如一日,丝丝入扣,毫不放松,既成就了孟子,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,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,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。
孟子生于周威烈王三年四月初二日深夜,邹城郊外马鞍山下凫村。伟大人物的诞生,大都伴随一段神奇的征兆,据《天中》记载:“孟子生时,母梦神人乘祥云自泰山来,止于孟宅上空,母凝视久之,忽片云坠而寤,闾巷皆见五色彩云覆其居。”天象变化无常,彩云随时都有所谓神奇的征兆不足深信,倒是“胎教”的说法,根据科学的实验结果是颇有几分道理的。
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“胎教”的说法由来已久。据说周文王的母亲妊娠时,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淫声,口不出恶言;周成王的母亲怀孕期间,立而不跛,坐而不差,独居不倨,虽怒不骂,孟母深深体会到“胎教”的重要,《韩诗外传》就载有她的一段话说:“吾怀妊是子,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,胎教之也。”
孟子的母亲姓仇,父亲名叫孟激,字公宜,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,他为更大的发展,光耀门媚,抛别娇妻稚子,远赴宋国游学求仕,三年后,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,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。她下定决心,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,更要以自己的力量,把独生儿子,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
按照“心理学”的分析,这也是一种“补偿作用”的高度发挥,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儿子起居冷暖,更不厌其烦地以“言教”和“身教”来完善儿子的人格。大体上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,从此根深蒂固。六岁以后,活动范围逐渐扩大,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,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,遭逢强烈的试炼和考验,这时是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”,环境十分重要。孟母突然发现,一向伶俐听话的儿子,已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,从此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、学习环境,孟母开始了漫长的迁居活动,至今还留传下“孟母三迁”的美谈。
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鬼村,山麓坟莹处处,村中儿童追逐嬉戏,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,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,扮演丧葬的过程,孟母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既不能老是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,唯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。
经过一番周折,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,这里是一个“日中为市”的交易集市,每逢一、三、五、七单日,远远近近的百姓们,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,讨价还价,喧嚣热闹,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,耳儒目染,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。孟母忐忑不安,住了半年又再次迁居。
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,也不屑于儿子沾染唯利是图#e#的市侩气,她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,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,虽然房子漱隘不堪,但是孟母带着儿子还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。
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,高雅的气韵,从容的风范,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,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,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,常群集在大树底下,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,有模有样,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,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:“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!”她由衷地发出感叹。
做人是要求诚实,所谓“言必行,行必果。”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,东邻有人杀猪,孟子不解地问母亲:“邻家杀猪干什么?”孟母当时正忙,便随口漫应:“给你吃!”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,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,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,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,让儿子吃了个痛快。
做事必须要有恒心,一旦认准目标,就不为外界所干扰。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,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。有一天,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。当儿子回家时,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,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,拦腰剪成两段,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,孟母说道:“你的废学,就像我剪断织绢!一个君子学以成名,问则广知,所以居则安宁,动则远害,你今天不读书,就不可以离于祸患,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,中道废而不为,怎么能衣其夫子,而不乏粮食呢?”孟母用“断织”来警喻“辍学”,指出做事半途而废,后果是十分严重的。“断织督学”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,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,从此孜孜汲汲,日夜勤学不息。
春秋战国时代,学术风气蓬勃发展,诸子百家争奇斗胜,使人眼花缭乱,不知如何选择才好,然而孟母有她坚决的主张,无视于老庄的玄虚,不屑于杨朱的功利,惟独醉心于孔子的忠恕之道,亲自寻寻觅觅,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孟子找到启蒙老师。
当时孔子的孙子孔极,字子思,正在曲阜设馆教授六艺,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,孟子十五岁时,在孟母的鼓励下,由邹城来到了曲阜。从此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,子思对孟子青睐有加,对左右说:“孟孺子性乐仁义,言称尧舜,世所稀有也。”从此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读了五年,学问德业,突飞猛进,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。
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,即使在成亲之后,夫妇相处之道,还得烦劳老母为他操心,古《烈女传》记载:孟妻由氏在卧室内裸袒身躯走动,孟子勃然不悦,由氏认为丈夫太过见外,就求婆婆解说。长期以来,孟子对自己的妻子总是不满,认为她太过倨傲,竞有意休妻。孟母对儿子晓以大义:“夫礼,将入门,问孰存,所以致敬也。将上堂,声心扬,所以戒人也。将入户,视必下,所以恐见人过也。今汝往燕私之处,入户不有声,令人袒而在内,踞而视之,是汝非礼也,非妇无礼也。”孟子深感自己孟浪,于是心中芥蒂尽除,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。
孟母一生操劳,身体十分硬朗,对于孟子的照顾及督教也毫不放松,除了孟子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,绝大部分的时间,都是为了奉养老母,担任齐国一个消闲的教授职务,而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。
在齐国,孟子多次向当政者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,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来酬谢孟子,但却不肯积极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,对此,孟子如是说:“君子称身就位,不为苟得而受赏。”孟子不贪荣禄,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。
孟子理想的去处是宋国,但为了奉养老母而一再迁延,光阴荏苒,悠忽三十年岁月过去了,孟母已经年逾古稀,而孟子也已是知命之年,整日长吁短叹,闷闷不乐,孟母问明原因,又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:
“夫妇人之礼,精五味,擅酒浆,养舅姑,缝衣裳而己undefinedundefined,故有闺内之修,而无境外之志。以言妇人,无擅制之义,而有三从之道也,故年少则从乎父母,出嫁则从乎夫,夫死则从乎子#e#,礼也。今子成人也,而我老矣!子行乎子义,吾行乎吾礼。”
三言两语就把孟子心中的积虑一扫而空,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国,受到了空前的尊敬与欢迎,可惜就在儿子扬眉吐气的时候,孟母却一瞑不视,在归葬故乡——马鞍山时,过去的乡邻争相在路旁祭奠,极尽哀思。如今在山东省邹城县北二十里的马鞍山麓,还留有古柏森森的孟母墓,历代都有石刻颂扬她的坚贞志节与慈母风范,并建有孟母祠。
作为一位女性,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“精五味,置酒浆,养舅姑,缝衣裳,”以及“三从之道”,她更重要是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,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,是一支蜡烛,燃烧了自己,照亮了儿子的前程。
孟子生于周威烈王三年四月初二日深夜,邹城郊外马鞍山下凫村。伟大人物的诞生,大都伴随一段神奇的征兆,据《天中》记载:“孟子生时,母梦神人乘祥云自泰山来,止于孟宅上空,母凝视久之,忽片云坠而寤,闾巷皆见五色彩云覆其居。”天象变化无常,彩云随时都有所谓神奇的征兆不足深信,倒是“胎教”的说法,根据科学的实验结果是颇有几分道理的。
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“胎教”的说法由来已久。据说周文王的母亲妊娠时,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淫声,口不出恶言;周成王的母亲怀孕期间,立而不跛,坐而不差,独居不倨,虽怒不骂,孟母深深体会到“胎教”的重要,《韩诗外传》就载有她的一段话说:“吾怀妊是子,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,胎教之也。”
孟子的母亲姓仇,父亲名叫孟激,字公宜,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,他为更大的发展,光耀门媚,抛别娇妻稚子,远赴宋国游学求仕,三年后,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,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。她下定决心,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,更要以自己的力量,把独生儿子,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
按照“心理学”的分析,这也是一种“补偿作用”的高度发挥,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儿子起居冷暖,更不厌其烦地以“言教”和“身教”来完善儿子的人格。大体上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,从此根深蒂固。六岁以后,活动范围逐渐扩大,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,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,遭逢强烈的试炼和考验,这时是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”,环境十分重要。孟母突然发现,一向伶俐听话的儿子,已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,从此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、学习环境,孟母开始了漫长的迁居活动,至今还留传下“孟母三迁”的美谈。
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鬼村,山麓坟莹处处,村中儿童追逐嬉戏,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,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,扮演丧葬的过程,孟母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既不能老是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,唯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。
经过一番周折,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,这里是一个“日中为市”的交易集市,每逢一、三、五、七单日,远远近近的百姓们,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,讨价还价,喧嚣热闹,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,耳儒目染,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。孟母忐忑不安,住了半年又再次迁居。
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,也不屑于儿子沾染唯利是图#e#的市侩气,她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,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,虽然房子漱隘不堪,但是孟母带着儿子还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。
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,高雅的气韵,从容的风范,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,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,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,常群集在大树底下,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,有模有样,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,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:“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!”她由衷地发出感叹。
做人是要求诚实,所谓“言必行,行必果。”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,东邻有人杀猪,孟子不解地问母亲:“邻家杀猪干什么?”孟母当时正忙,便随口漫应:“给你吃!”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,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,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,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,让儿子吃了个痛快。
做事必须要有恒心,一旦认准目标,就不为外界所干扰。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,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。有一天,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。当儿子回家时,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,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,拦腰剪成两段,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,孟母说道:“你的废学,就像我剪断织绢!一个君子学以成名,问则广知,所以居则安宁,动则远害,你今天不读书,就不可以离于祸患,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,中道废而不为,怎么能衣其夫子,而不乏粮食呢?”孟母用“断织”来警喻“辍学”,指出做事半途而废,后果是十分严重的。“断织督学”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,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,从此孜孜汲汲,日夜勤学不息。
春秋战国时代,学术风气蓬勃发展,诸子百家争奇斗胜,使人眼花缭乱,不知如何选择才好,然而孟母有她坚决的主张,无视于老庄的玄虚,不屑于杨朱的功利,惟独醉心于孔子的忠恕之道,亲自寻寻觅觅,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孟子找到启蒙老师。
当时孔子的孙子孔极,字子思,正在曲阜设馆教授六艺,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,孟子十五岁时,在孟母的鼓励下,由邹城来到了曲阜。从此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,子思对孟子青睐有加,对左右说:“孟孺子性乐仁义,言称尧舜,世所稀有也。”从此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读了五年,学问德业,突飞猛进,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。
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,即使在成亲之后,夫妇相处之道,还得烦劳老母为他操心,古《烈女传》记载:孟妻由氏在卧室内裸袒身躯走动,孟子勃然不悦,由氏认为丈夫太过见外,就求婆婆解说。长期以来,孟子对自己的妻子总是不满,认为她太过倨傲,竞有意休妻。孟母对儿子晓以大义:“夫礼,将入门,问孰存,所以致敬也。将上堂,声心扬,所以戒人也。将入户,视必下,所以恐见人过也。今汝往燕私之处,入户不有声,令人袒而在内,踞而视之,是汝非礼也,非妇无礼也。”孟子深感自己孟浪,于是心中芥蒂尽除,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。
孟母一生操劳,身体十分硬朗,对于孟子的照顾及督教也毫不放松,除了孟子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,绝大部分的时间,都是为了奉养老母,担任齐国一个消闲的教授职务,而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。
在齐国,孟子多次向当政者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,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来酬谢孟子,但却不肯积极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,对此,孟子如是说:“君子称身就位,不为苟得而受赏。”孟子不贪荣禄,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。
孟子理想的去处是宋国,但为了奉养老母而一再迁延,光阴荏苒,悠忽三十年岁月过去了,孟母已经年逾古稀,而孟子也已是知命之年,整日长吁短叹,闷闷不乐,孟母问明原因,又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:
“夫妇人之礼,精五味,擅酒浆,养舅姑,缝衣裳而己undefinedundefined,故有闺内之修,而无境外之志。以言妇人,无擅制之义,而有三从之道也,故年少则从乎父母,出嫁则从乎夫,夫死则从乎子#e#,礼也。今子成人也,而我老矣!子行乎子义,吾行乎吾礼。”
三言两语就把孟子心中的积虑一扫而空,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国,受到了空前的尊敬与欢迎,可惜就在儿子扬眉吐气的时候,孟母却一瞑不视,在归葬故乡——马鞍山时,过去的乡邻争相在路旁祭奠,极尽哀思。如今在山东省邹城县北二十里的马鞍山麓,还留有古柏森森的孟母墓,历代都有石刻颂扬她的坚贞志节与慈母风范,并建有孟母祠。
作为一位女性,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“精五味,置酒浆,养舅姑,缝衣裳,”以及“三从之道”,她更重要是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,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,是一支蜡烛,燃烧了自己,照亮了儿子的前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