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历史故事 > 战争故事 >

天降火牛助齐威的故事

天降火牛助齐威

这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。
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国大军,联合了好几个国家的队伍,共几十万人,向齐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。燕军所向披靡,很快攻克了齐国的首都临淄,齐王吓得逃到山东,这时,楚国派来一个姓淖的将军,口口声声要来声援齐国。齐王信以为真,任他为相,没想到他并非真心相助,而是想借机与燕国瓜分齐国。没多久,齐王就被这个阴险的家伙杀害了。
乐毅的燕军以锐不可挡之势,接连攻下齐国的70座城市,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还在苦苦的坚守中。
齐国眼看就要灭亡了。
临淄陷落,国君身亡,百姓只得四下逃命。齐国的大路小道上,挤满了逃难的人群。齐王远房的族人中有个叫田单的人,曾在临淄当过管理市场的小官,迫不得已,也随着旋人坐车逃了出来。路上,人群、车辆、马匹,拥挤不堪,半天还走不了10里路。田单便叫人把车停下来,亲自动手把大车的车轴锯掉,并在车轴的头端装上铁罩,以保护车轴。大车一辆接一辆地从身边走过,不少人伸出脑袋望着正忙得满头大汗的田单,笑话他:“都什么时候啦,你还在这儿摆弄车子?是车子坏啦?”田单摇摇头:“不,我想让它跑得更快!”逃难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,有的说他傻,有的说他聪明。田单也不争辩,继续改装他的大车。
再往前,是一座山口,道路更窄了,人多车也多,不知谁喊了一声:“燕军来了!”逃难的人倾刻大乱。许多大车因车轴太长,互相撞击,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,速度跟蜗牛爬的一样。车轴没有铁罩的保护,有的一碰就断。
大车走不动,就有可能被燕军截获,落得个车毁人亡的下场。
只有田单的大车,坚实牢固,车轴很短,和周围的大车很少碰撞,不大一会,便脱离了险境,摆脱了追兵。
后来,人们纷纷向田单取经,并在他的指导下,把自己的大车也进行了改装。
没过多久,燕国的大军便将即墨围住了。即墨是齐国仅剩的两座城之一,倘若失守,齐国就没指望了。而在这时,镇守即墨的将军已经阵亡,必须有个人来挑头,带领即墨人与燕军作战,死守即墨,或许还有一线希望。
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许多人把目光落在田单身上,他们说起田单在路上改装大车的情景,都认为他是个聪明勇敢的人,一致推举他担任主将。
田单开始有些犹豫,继而一想,国破家亡,还有什么可以推三阻四的呢?便道:“既然诸位信得过我,我愿与大家一道,死守即墨,与城池共存亡!”在众人的拥戴下,田单担任起即墨城的抗战指挥官。
一连几天,田单吃不好,睡不稳,夜夜到天明。他一直在想,如果不采取巧妙的办法,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燕军的。苦思冥想。终于想出一条绝妙的离间计。他打听到刚即位不久的燕惠王在做太子时曾受过乐毅的奚落,他们之间有一定的矛盾。何不略施小计,削弱乐毅在燕惠王心目中的地位。于是他派人星夜赶到燕国首都,四处散布谣言,说乐毅为什么迟迟攻不下即墨?是想借机在齐国寻找支持自己的力量,好在齐国称王。他根本瞧不起燕惠王,不想回去为他效劳,因为目前尚未成功,当然就不认真攻打即墨了。
燕惠王最伯乐毅功劳大了,瞧不起自己,一听到这种谣言,气得火不打一处来,立即传旨,把乐毅撤下来,另换一个叫骑劫的将军取代了乐毅。乐毅一接到圣旨,愣了半天,什么也没说,骂了一句,弃军而去。
反间计的成功,使田单激动得连连击掌,但他依然冷静地看到,新到任的燕军统帅骑劫是个更加凶猛的家伙,很快就会重整旗鼓来对付即墨的。得想办法来激励叩墨城将士和百姓的斗志,以打退燕军的进攻。
当时,即墨城里人心惶惶,不少人主张把城门打开,把燕军迎进来算了,总比让他们杀进来好。田单听了这些,也不吭气,却颁布了一道奇怪的命令:全城无论大人孩子每餐饭前都必须祭祖。他首先自己带头,把饭菜放在庭院当中,还煞有介事地举行祈祷仪式。人一走,一大群麻雀不知从哪儿飞来,争先恐后地觅食。祭祖的人多了,撒的饭粒也就越多,引得更多的麻雀降落到城里,叽叽喳喳,遮天盖地。即墨人很是纳闷,连城外的燕军也感到惊奇,怎么有那么多雀儿往城里飞呢?田单却不以为然地对大家说:“这是天意。
上苍将要派天神下凡来帮助我们了!要我们一定要保住即墨,一定要取得胜利!”一个大眼睛的小兵从人堆里蹦出来,歪着脑袋说:“将军,你说的不对……”还要往下说,田单伸手捂住了他的嘴,将他拉入帐中,一本正经地正告他:“再胡扯,我非把你的嘴巴撕开不可!”说完又自己笑了,那小家伙先是害伯,看大将军笑了,自己也跟着笑,不知大将军在跟自己玩什么鬼把戏。田单这才把心里话一五一十说给那小兵听,小兵明白了田单的用意,马上自告奋勇地说,他有一套召呼雀儿的绝招,是爷爷在老家教他的。田单大喜,封他为“神师”,每天负责在城头上招引雀儿。田单每下一道命令,就说是神师的旨意,那神就附在小兵的身上呢!这一招可真灵,把所有的人都唬得一愣一愣的,连燕军听了也个个直发惜,他们窃窃私语,不得了,真要是天意的话,我们又怎么能打败天呢!退兵吧,等到天神来惩罚就完了。
骑劫可不吃田单这一套,夜以继日整顿部队,作攻城的准备。
田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又使出了第三条计策,那就是想方设法诱使燕军做一些让齐人深恶痛绝的事,以加深齐国百姓对燕军的仇恨。他派出两个心腹悄俏摸进燕军的营帐,散布说:“齐国人天不伯,地不伯,最怕鼻子塌!你们要是把抓来的齐国人的鼻子割掉,再让他们作先锋来攻打齐国,齐国肯定大败。”骑劫是个有勇无谋的人,听到这个主意信以为真,真的这样做了。即墨的将士们在城头上看到自己的同胞兄弟被人割掉鼻子押上前线,个个气得两眼喷火,破口大骂:”要杀便杀,何必这样折磨人,”他们不忍再看,一起去找田单。田单趁机把大家集合到城头上,大声道:“都看见了吧!这帮畜生,什么缺德事干不出来。万一城破,我们大家的鼻子恐怕都要被割掉了!”一番话,如火上加油,齐军将士更是怒火满腔,一起呐喊:“打败燕军,给同胞们报仇!”那几个潜伏在燕军阵营里的齐人又按田单的意见继续散布,说齐人最怕挖祖坟,祖坟一挖,心就碎了,心一碎,哪还有力气去打仗呢!燕军又信以为真,果然派人到城外,见坟就挖,把尸骨全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,再浇上油,用火焚烧,一阵阵浓烟飘到城里,把齐人一起引到城上来观看,个个痛哭流涕,纷纷跪在田单面前,要他打开城门去和燕军拼命。
田单却故意说:“没到时候,不要性急,不必性急!”一个齐军的将官实在忍不住,竟然甩了田单一拳,还说:“反正你也不要祖宗了,再烧你也不伯!”田单也不还手,眼泪汪汪地望着那位将官,很有感情地说:“我也是父母生养,也是血肉之躯,难道我的心里就好受吗?但是,为了彻底打垮敌人,我们现在必须忍一忍,再忍一忍!”现在,田单的心里总算有点底了,只要仗一打起来,齐国的军队和百姓一定会带着满腔的仇恨,用以一当十的力量向敌人讨还血债。想到这里,他心里不免有些激动。
接下来,他下令所有的士兵们都到城里休息,时刻准备投入战斗。而让一些老弱妇女登城守卫,同时又派出几名代表出城向燕军请求投降,谈判投降条件。这个举动,使燕国的将士们心花怒放,都以为胜利在望,很决就可以回家和妻儿老小团聚了,谁还有打仗的劲头;有的干脆把刀挂在墙上,把枪插在地上,当作晾衣裳的竹竿。田单这个计策,很快被燕军中少数人识破,他们根本不相信齐国会投降,便去提醒骑劫,别上田单的当,还得抓紧时间,向即墨发动更大的进攻。田单得知,灵机一动,便在城内征集一些黄金,派人出城去贿赂燕军将官,恳求他们在攻城之后,不要抢劫他们家的财产。这样一来,使原来怀疑田单假投降的燕军将官也信以为真了。有个将官在收下黄金后,还为送礼的人出了个主意:“你们最好在送黄金人家的门口插上一面小旗,我们就不跨这家门槛啦!”燕国的将官们终于对田单投降深信不疑了。他们认为自己就要胜利了,因此就更加麻痹大意了。
在这之间,田单正在悄悄地筹备一件大事,那就是广泛征集耕牛。不到一个月,就征集了一千多头。他把这些耕牛化了装,给它们穿上绢衣,绢衣上画着五彩的龙纹,又在牛角上扎上尖刀,牛尾巴上扎着用油浸过的草束。
一场惊天动地的火牛阵攻势在不声不响之中准备就绪了。
选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田单把这些牛全部编成队列,赶进在城墙下事先凿好的几十条穴道之中;每头牛后面跟着五名健壮的士兵,共五千多人。
进攻的时刻到来了,田单一声令下,士兵们便放火点着牛尾巴上面的草束,那草束立时像火炬一样燃烧起来,牛尾巴也跟着烧着了,牛感到疼痛,一头冲开堵洞的木板,拼命地在城外冲去。
一千多头火牛以排山倒海之势践踏着燕军的阵地。这时,天还没亮,燕军的将士还在梦中,听见外面一片混乱,纷纷爬起来,只见火光冲天,无数龙纹怪兽从天而降,他们不由得想起那些飞入城内的雀儿,更深信是天神所为;那些胆大的士兵光着脊梁奋起抵抗,怎奈牛角上绑扎着尖刀,无比锋利,刀锋听向,不死即伤。不少士兵的肚子都被尖刀划开,肠子流了一地。
大火的辟剥声,刀枪的撞击声,呼救声,牛嚎声混在一起,整个燕军阵地似翻倒侮江,一片混乱。骑劫跃上马背,把嗓子喊破也没人听他的,燕军的将士们只管自己逃命,谁也无心恋战。
“哐哐哐!冬冬冬!”陡然间,即墨城的城头上响起阵阵锣鼓声,那是田单命令留在城里的妇女老弱们敲击的,锣鼓不够,他们便把家里的坛坛罐罐都搬出来敲,响声震耳欲聋,鼓舞着城下的五千多名勇士在敌阵中横冲直撞。骑劫一下子撞到一头烧得半死的老牛身上,那牛狂吼一声,闷下头,死命顶去,两把尖刀正好捅进骑劫的肋骨,一直把他顶上天,再狠狠地往地上一掼,骑劫顿时一命呜呼。
天麻亮时,燕国的几十万大军便崩溃了。
被燕军占领的齐国国土上的百姓,看到即墨城的齐军打败了燕军,便像火山一样爆发起来,纷纷打起反燕的旗号,堵住燕军的退路。田单在他们的协助下,很快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全部土地。
齐国复兴了,田单率领人马到山东去迎接在外避难的太子回来即位,他就是齐襄王。襄王回到临淄后,封田单为安平王,把安平这块地方赐给他,用以表彰他的功勋。田单笑着说:“这那是我的功劳,应该归功子天神,是他降下火牛助了我一臂之力!”齐襄王愣了半天,终于明白了,最后竟会意地放声大笑起来。



  • 最新故事
  • 热门故事